对于专家学者和网民们的担忧,当地官方和建设方则称,五老峰缆车项目经过多年的严格规划设计、环评、报批,已取得国家到省市相关部门的批复、立项。
担任庐山五老峰观光缆车工程项目实施的是庐山五老峰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工程将严格按照规划审批方案施工,最低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今年,“穿庐山隧道”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九江市规划局公布的 “意见稿”中,项目全称为“105国道拓宽及穿庐山隧道”,其中“穿庐山隧道”方案初步规划为“东起环庐山公路,经白鹿洞书院南侧西至杭瑞高速与昌九高速的交通枢纽,全长17.86公里,其中隧道长6.86公里”,工程直接投资14.6亿元。
“穿庐山隧道”消息甫出,就引来轩然大波。尤其大多数网民都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但是,九江市建设规划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穿庐山隧道”自年初从设想、立项,再到做详细规划方案上报审批,是由市发改委主抓的。10月15日,从九江市发改委基础建设科了解到,穿庐山隧道项目已经暂时搁浅。
从当地一位消息人士那里了解到,穿庐山隧道报请国家发改委后未获审批,因为庐山早在1996年就以“世界文化景观”的名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穿山,需要报经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审批,牵涉面太广太大,无法完成。
“庐山不准搞破坏性开发”成一纸空文
2007年,庐山通过《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6-2025)》。“规划”明确指出:庐山风景区范围内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争取到2020年,庐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将完全恢复其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规划还将“仰天坪的别墅群”、“三叠泉旅游缆车”等列入7个应拆迁的项目。然而,迄今那些该拆迁的项目并没有拆迁的动向,反倒像“五老峰观光缆车”、“穿庐山隧道”这些必然会对景区造成破坏的项目或破土动工,或新鲜出炉,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
大规模搞开发,或被世界遗产除名
有专家指出,庐山如此大规模搞开发,有可能会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除名”。2009年,世界遗产大会就决定将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从《世界遗产名录》除名,因为当地建的现代化桥梁工程破坏了河谷景观。此前,张家界修建登山电梯也曾遭到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
前车之辙,庐山当鉴!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庐山这些纷杂的工程、项目、计划争相出炉、实施时,由已故学术大师季羡林题词的名为《庐山:人文圣山》的纪录片正在全国热播。
而一个开发过度的“圣山”,将给子孙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