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动说明 应会员要求,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俱乐部连续组织第三次太行山大峡谷全新自驾旅游,依据上次滑翔伞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本次活动特意增加了太行山石板岩的旅游观景内容。飞伞后,将直接参观壮丽巍峨的太行山大峡谷,次日参观林州著名的红旗渠 。
二:活动行程安排
第一天:10月4日 (约620公里)
中午12点,在丰体中心集合,出发,晚上19点抵达林州。晚餐,入住三星级酒店。
第二天:10月5日 早餐后,集体乘坐滑翔伞俱乐部车辆出发,前往滑翔伞基地,观看和体验滑翔伞表演(滑伞的车友请直接将400元费用,另付给滑翔伞教练员),午餐为户外野餐。下午参观太行山大峡谷石板岩景区。然后返回酒店,晚餐休息。
第三天:10月6日 (周日)
早餐后,集体开车前往红旗渠青年洞参观,午餐安排在农家院,下午返回北京城区。
三:活动费用:活动费
900元/人 ;搭车费
400元/人
费用包含:两晚三星酒店住宿;四正餐(含一顿户外野餐);专业对讲机使用;30万人身意外保险;俱乐部领队及救援保障;景区首道门票。
费用不含:滑翔伞体验费(400元/人);酒店房间内自费物品;景区内个人消费
四:滑翔伞项目介绍
很久以来,人类就想象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天空飞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各种航空器,滑翔伞就是其中一种。它因新奇、刺激、又没有太大的体力限制 ,在短短数年之间迅速风靡了世界各地。今天,在世界各地,滑翔伞运动已拥有数十万的爱好者。从它的英文词意Para-Glider上不难发现,飞行伞是降落伞与滑翔翼的结合,也就是, 用高空方块伞改良成性能上接近滑翔翼的综合体, 具体一点来说, 是有着降落伞外形的滑翔翼。
这项结合了冒险、挑战与休闲的空中运动是怎么诞生的呢?这还要从法国人说起,据说滑翔伞最初是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登山者的突发奇想,1978年, 一个住在阿尔卑斯山麓沙木尼的法国登山家贝登用一顶高空方块伞从山腰起飞 ,成功地飞到山下. 一项新奇的运动便形成了,1984年来自沙木尼的升龙(Roger Fillon)从自朗峰上飞出,滑翔伞才在一夕之间声名大噪, 迅速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驾驶她你不仅可以挑战自然,实现自我,同时还能锻炼你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品质,令参与者回味无穷。由于该项运动独特的刺激性,使她在欧美国家广泛的普及,仅在欧洲,滑行伞飞行者已有300多万人,在我国也已成为广大航空运空爱好者向往、追求和迷恋的体育运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滑翔伞委员会正式注册的选手已达800多人,经常飞行的爱好者无法计数。目前我国滑翔伞运动俱乐部已有50多家。
五、景点介绍
红旗渠修筑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红旗渠青年洞是红旗渠旅游的核心景点,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青年洞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
太行山大峡谷距山西省太原市250 公里,距山西省长治市40公里(位于山西长治市境内)距河南省郑州市230 公里,距河南省安阳市50 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 公里,旅游区占地面积93 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4.9%。景区内有浓荫蔽日、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 。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人文景观也光彩照人。这里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孔子回车、二仙真人的故事源远流长,曹操北上太行留下的千古悲吟《苦寒行》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流芳百世,史迹犹存,特别是坐落在紫团山西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宫,是保存完好的典型道教建筑,始建于唐代,占地6900 平方米,有牌坊戏楼、三进院大殿、梳妆楼、钟鼓楼、插花楼、望河楼等,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工艺精美,殿内壁画、彩绘内容翔实,故事性强,雕石画坊精美典雅?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艺术欣赏价值。是接受古建筑风格和艺术教育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