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工业城市,到今日有着丰富层次,多元化的旅游资源文化名城。常州,这片在江苏土地上并不算大的城市,给予了江苏乃至中国太多的惊喜。
从恐龙园到春秋淹城乐园再到刚刚落成一年的嬉戏谷,常州旅游文化不断的冲击着各地游客的神经。在各地游客的心中,常州俨然已经成为了大型文化旅游乐园的集中地。先进的游乐设施,丰富的文化历史,与时俱进的思想,给每一位来到常州旅游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年的时间,常州的旅游发展不算年轻也谈不上老成。这一路如何走来?面对日益成熟旅游又该如何保持并加以突破?就此,记者专门联系到了常州市旅游局。
“恐龙”,让常州旅游从无到有
“我们旅游资源的特色就是没有资源,然而,正是这一张白纸旅游状态,却给了常州旅游业无限的发展空间。”。规划发展处张鸣处长用了这样一句话介绍了常州的旅游资源。张鸣告诉记者,其实,常州自古以来是一个名族工业城市,主导轻工业以纺织为主,固有的旅游资源基本是没有的。张鸣处长向记者回忆到,常州旅游的转型是在15年前,而恐龙便成为了转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7年一次机缘巧合,在国土资源开发部的协助下,常州成功引进了恐龙文化,建成了恐龙博物馆,这就是现在中华恐龙园的前身。“当初建设恐龙博物馆初衷原为科普教育,恐龙馆的建成给了人们一种新的感觉,也是一种将常州推向成熟的做法”。
而此时,常州旅游局也着手打造恐龙园,一座座新型游乐设施进入了恐龙园,增添了恐龙文化的互动性。如今的恐龙园已经成为了恐龙城,从娱乐到休闲,吃、住、购一站式完备。
“恐龙城的成功促使了社会对于旅游认知的提高,由于是常州第一个大型游乐公园,因此恐龙城的成功也让政府看到了常州旅游发展的信心,更让所有认知道,原来旅游也是可以从无到有的”。从张鸣处长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恐龙城足矣称得上是常州旅游文化的奠基石。
多元文化,贯穿着常州旅游的发展
游乐恐龙园的基础,常州的旅游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如今的常州已经是北有恐龙园,南有春秋淹城,东有嬉戏谷,中有天宁旅游风景区,以及溧阳天目湖和金坛茅山,六大板块的六种游乐休闲场所。
显然,常州旅游如今的成功并非空想,多年以来,文化,一直是贯穿常州旅游发展的主动脉。张鸣告诉记者,恐龙园有恐龙古迹文化,春秋淹城是以春秋时期文化为背景,而嬉戏谷更是融入了当下最为先进的数字动漫文化。“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
如此不断推新的新兴文化旅游得到了社会得认可,“数字是社会认可最好的证明”,张鸣告诉记者,截止今年4月30日是嬉戏谷落成运营一年时间,据常州旅游局统计,在这一年时间内有近230万人次入园游览,盈利值达3个多亿。在2011年江苏省A级景区营业收入排行榜中前十位中常州占了4个,分别是天目湖、恐龙园、春秋淹城和嬉戏谷。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坚持文化发展 是常州旅游业的未来
如果说,前15年是积累、是发展,那么从2012年开始,常州旅游则将加快提升城市旅游的公共服务功能。张鸣处长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常州市旅游局则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建设城市旅游的服务功能上。要将常州从一个分散的旅游景点打造成旅游目的地。
据统计去年有近3400万人进入常州游玩,而今年预计将达4000万人。“不断增大的游客数,对于常州市必将是不小的考验,交通、餐饮、住宿以及交通指导都是需要提档升级”。张鸣告诉记者,今年常州市将规划出多条旅游公交专线,将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等几大特色景点串起来,为游客提供便利。
同时,交通的便利也促成了更多散客进入常州,为了给予自驾游及散客的游览便利,常州市旅游局还将在明年推出信息化的问询服务。据常州市旅游局信息化张理佳处长介绍,后期,将在常州多个游客集中点建立咨询处,通过电子查询和人工咨询两种为前来常州旅游的游客提供吃、住、行、玩、购全方位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进入“十二五”期间,常州仍将坚持文化发展,张鸣告诉记者,今年常州还将依据轻纺业的历史文化,推新两处历史街区,同时联合古运河、中华纺织博览园全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常州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我们将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名城,这也是我们常州旅游竞争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