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广场全景侧面图
世界最大花岗岩观音圣像
观音广场
据广东省旅游局透露,2011年我省旅游业全线飘红,旅游业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6443亿元、增长20%,旅游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18%,按国际通行标准,已经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据了解,2011年全省投资超1亿元的在建旅游景区项目达66个,投资总额约2300.3亿元。国民旅游休闲卡累计发卡量突破400万张,拉动旅游消费近200亿元。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07亿元,吸引资金累计达1045亿元,直接解决就业人数13.8万人,间接带动就业33万人。
广东省旅游局局长杨荣森表示,2012年我省将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扩大旅游综合消费,着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和旅游强省,推动幸福广东建设。
在此背景下,地处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集生态观光、娱乐健身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健康文化”和“观音文化”为内核和推动力,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通过科学规划、基础建设、文化沉淀、活动营销,充分发挥旅游促和谐、旅游助幸福的功能,更是成为了促进区域休闲经济发展“引领东莞,示范广东”的一个样本。
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加大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旅游品质和品牌形象。观音山自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文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严格依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对观音广场、会展中心、国内首家古树博物馆、办公楼、商业网点和游览通道等三十多个景点和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和完善。
2011年,为进一步给广大游客提供更为舒适的游玩环境,观音山加快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着力改善旅游景区的软硬环境,相继完成了观瀑台、休闲栈道、沐佛殿绕行观景道、松涛湾等景观景点建设项目。
其中,观瀑台景区为观音山国家级旅游景区二期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近1千万元,历时一年之久竣工,于2012年元旦前正式对游客开放。它位于老仙岩景区上方50米处,由观瀑台广场、观景栈道、飞瀑桥、送子观音、神龟石、一线天、亲水台、通天梯、聆风亭、送子泉等数十处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组成。游客在观瀑台可观赏到东莞地区最大的自然瀑布群——三十六级瀑布群,还能远观到观音山另一处的仙泉瀑布。
佛光路是观音山公园主要通道,自去年以来,观音山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改造建设了1500米佛光路绿色休闲栈道。2012年,观音山将继续改造修缮佛光路及沿途景点,将休闲绿道融入森林中去,让游客更亲近森林、融入绿色生态。与此同时,2012年上半年观音山将在会展中心投资近500万元建设纯天然特色农庄,主营天然农家菜、客家风情菜、当地土菜等,届时观音山将完全实现“山上品素斋,山下尝土菜”的餐饮分类服务功能,大大满足游客旅游个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