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位于中国最南端,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建省办特区,2010年批准为国际旅游岛。基于中央对“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要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不辜负中央及时代对海南的期望和使命。因此,充分开发利用海南的区位及资源优势,发挥国际旅游岛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逐步形成“泛国际旅游岛”经济圈,带动我国南部区域相关省份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是我们要做的一件重要事。
一、打造“泛国际旅游岛”的必然性
地缘相近——广东省雷州半岛最南端(徐闻县)与海口相距18海里,是大陆通往海南之咽喉,琼州海峡两岸同城化趋势非常明显。历史至今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互补性强,一旦跨海大桥建成,连接两地天堑变通后,将国际旅游岛的陆路延伸至大陆,实现背靠大陆,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格局。
文化同源——两岸三省地缘相近的市县有着历史文化方面的渊源关系。公元前西汉时,汉武帝“平定南越”,中原文化随之输入雷州半岛,同时还开辟了“海上丝路”,广东之徐闻、广西之合浦均为这条海路的重要港口,同时设立徐闻县辖雷州半岛,另在广西东南部设高凉县、临允县,海南设立珠崖、儋耳二县统辖海南,在徐闻县设合浦郡管辖五县。可见两岸三地历史由来已久,这种历史文化方面的渊源关系,更易促进彼此间的合作。
产业互补——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目标定位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将被建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在海南这块净土,工业和旅游业能否共同发展”,这种二元结构是海南政府长期研究的重点。“泛国际旅游岛”为海南科技工业发展带来了希望。整合两岸三地优势资源,以错位发展为导向,成为 “泛国际旅游岛”的供需基地。
相关阅读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电子商务之路
人大代表建议将“宋氏祖居”列入海南旅游岛景观建设
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优惠政策正加快推进